![]() 百業蕭條,黑幫橫行,這樣的國家很可怕;不怕死,搶銀行,也搶警察局,這樣的搶匪神勇無敵;三番兩次越獄,逃了又搶,搶了又逃,狡猾且詭計多端,如此亡命之徒,誰與爭鋒?
真人真事 |
真實的約翰狄林傑 John Dillinger |
還被槍殺與兩名獄警受傷(同夥所為),猖狂的行徑,與同時期的黑幫教父卡彭(Al Capone)、 鴛鴦大盜邦妮與克萊德(Bonnie & Clyde),就像紅透半邊天的電影明星,成為當時美國媒體最關注的社會焦點。
電影中的魅力男 |
一抹邪惡的招牌微笑 |
翰狄林傑的強尼戴普,將惡名昭彰的搶匪詮釋得既火爆又多情,電影一開始,便展現約翰狄林傑足智多謀的形象,隻身闖進監獄大牢,用偷運送到牢房內的槍械,策動一場成功的劫獄。強尼戴普其個人魅力更是技壓群雄,舉手投足之間都顯露出風流瀟灑的男子氣概,尤其一身大風衣和頭上的紳士帽,開著當時最時髦的福特汽車,單手持湯普森衝鋒槍,一路狂飆掃射的帥氣模 |
約翰狄林傑隨身攜帶的 Colt .380 手槍
湯普森衝鋒槍(Thompson M1921)
白朗寧自動步槍
福特汽車(Ford V8)
約翰狄林傑最後一次入獄時,媒體大陣仗爭 |
樣,正中「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魔咒,難怪他的女人比莉要為之傾倒,死心蹋地的跟著他「搶」蕩江湖。
狡兔不怕死?
亂世出梟雄
天生的壞蛋 |
會,加上法律害他白白浪費人生的大好青春,更增加對司法的憎恨,為了及時行樂,再次卯上公權力,展開13個月輝煌而短暫的亡命生涯。
殺進殺出殺很大
真實的約翰狄林傑也不惶多讓,綽號「狡兔」(Jackrabbit)的他的確善於巧思,曾假冒成推銷警報系統的業務員或拍攝警匪片的電影公司,藉機進入銀行,等摸清內部的安全系統與環境後再伺機而動,每次行搶時間平均不超過1分40秒,因此總是能夠全身而退。即使在牢裡,也能暗中幫助同夥越獄,同夥再從外面偷運軍火進來協助自己脫逃;甚至有一次利用自己雕刻的木頭假槍塗上鞋油,便劫持獄警成功脫逃,集偷、拐、搶、騙的一身好本領,簡直比演電影還要精彩。 1930 年代,銀行發生搶案司空見慣,單是約翰狄林傑平均每次就搶走 3 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 46 萬美元)。銀行一旦被搶,銀行員有 40% 的機率被殺、被痛毆、被綑綁或被當成人質。 |
|
FBI 的崛起 面子喪盡的政府當然無法眼睜睜看著壞蛋變成英雄, 然而面對有體力、有武力、有智力、有魅力於全國到 處流竄的世紀罪犯,也不失一個改造政府組織、掌握 大權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包括像約翰狄林傑的全 美公敵促成美國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警察機關 — 美 國聯邦調查局 FBI 的誕生,調查員可以跨州辦案, 使用最先進的科技和資料管理系統來打擊犯罪。 |
|
|
克利斯汀貝爾(右)
約翰狄林傑的通緝海報,懸賞提供情報 |
或許約翰狄林傑不過是促成 FBI 其中一個小小的推手,不管怎麼說,約翰狄林傑是在電影院看完一場警匪片才被擊斃的,人生如戲,戲如 |
人生,他死前大概怎麼也想不到,經過75年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電影院上演的警匪片竟然是他的傳奇故事,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螢幕中那位越過銀行櫃台意氣風發的搶匪,「把錢收起來,我來搶銀行的,不是來搶你的錢。」,那名說話的男子叫「約翰狄林傑」。 |
![]() |
![]() |
約翰狄林傑看完人生最後一場電影的 Biograph 戲院(左:真實場景,右:電影場景) 約翰狄林傑一生搶劫銀行的總金額估計至少30萬美元以上(相當於現在的500萬美元)
|
|
by S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