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英雄》電影版正式上映,台灣難得的動作鉅片,陸海空場景皆有,跳樓、飛車、爆破都來!《痞子英雄》雖仍有遮掩不了的侷限,但絕對是台灣電影類型的一次勇敢嘗試與大躍進!

    《痞子英雄》耗資三億五千萬台幣,是繼《賽德克‧巴萊》後,投資最鉅的台灣電影。最終的成果呈現,無論是在特效、動作設計、場景爆破等,《痞》都算交出了與投資相符之具水準成績。雖然與好萊塢大片相比,細節與規模上仍有些差距,但《痞》真正地完成到讓人不尷尬、極具聲光效果的華語電影一流規格!就筆者個人的小小意見,倒不認為這樣「好萊塢」似的電影,會削弱台灣電影獨特性的發展;當創意不再受限於資金、技術,作品類型能達到多元生產時,電影產業才有可能建立,本土風格才能盡情發揮。之前曾有機會聽到工作人員說到,因人才與技術在多年來遭遇斷層,在拍攝本片時,耗了許多精力在解決混亂、重新學習與整合。如果《痞子英雄》結合國際技術的方式,能真正如理想預期那樣,將技術經驗留在台灣,對本地電影人才培訓與整體環境而言,不啻為可喜佳音。在這個層次上,製片、導演的勇於突破與嘗試,對台灣電影而言有其相當意義。另外,不只是國外技術的借用引進,這次也重新介紹、整合(並期待能傳承)台灣本地人才。像是台灣的國際攝影大師李屏賓,觀眾得以了解在著名的光影詩人風格下,他本身也早已從國外間學習到具備快節奏、多鏡頭的動作片拍攝。

文章標籤

黃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x_fcen3152413703.jpg  

2008年的冰島電影【雷克雅未克至鹿特丹】描述一個因故被迫重操走私舊業的警衛,乘貨船為錢鋌而走險的過程,上映後在歐洲地區獲得很大迴響,原版男主角巴塔薩科馬庫便提議重拍這部電影,最後由自己擔任導演,發展成如今美版的【禁運品】,而原版主角從冰島雷克雅未克出發,前往荷蘭鹿特丹的貨船,也換成了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和巴拿馬。

如導演所言:這個故事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尤其美國走私議題比冰島更重大。於是開場以多架直升機的盤旋盯睄,在一片漆黑的汪洋中,先呈現出走私者如蒼蠅般被追捕的身不由己本已成家立業,淡出江湖的主角克里斯(馬克華柏格飾),以為再冒一次險就好,沒想到他對走私的「專業」,反為他添來更多麻煩,如同滾雪球般越陷越深,起初躲避盤查和拖延貨船作業,最後竟遭遇巴拿馬的強盜火拼,讓支線單一的禁運品,劇情也十足的高潮迭起,不過【禁運品】很妙的是,往往在劇中出現暴力或非法橋段時,緊接著便搭配藍調或嘻哈歌曲,一方面順應出紐奧良的當地氛圍,日常性的行雲流水而過,另一方面讓電影不致因議題變沉重,反差下又創造出一種諷刺感。

文章標籤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暗1.jpg  

上帝命令『要有光。』光就出現。聖經裡創世紀的第一天,上帝為人類帶來的第一個禮物:光。『光』是人類文化蒙發的象徵,也是人類生存的希望。當文明快速躍進,人們渴望在黑暗裡也有光,於是有了『火』,取代只在白晝存在的光而真正讓人類得以有力量掌控黑夜,使文明越夜越美麗的,是『電』。有了電,黑夜如白晝般沐浴來自上帝的光沒有電,一切文明的產物頓時失色,人類構築的生存世界猶如廢墟。『黑暗時刻』訴說著人類對於光/能源的眷戀,和所散發的掌控野心,以及對於自己創造出的高度能源耗損式的生活,一種不能自拔的依賴。

暗2.jpg  

文章標籤

meowme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