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_fren4146074303.jpg 


每當看電影的卡司和內容介紹,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如果演員陣容多又堅強,雖然會使人更添進戲院的動力,然而這也使得電影要如何取捨這些演員的戲份,便是個莫大考驗,尤其知名演員讓觀眾會更想有「仔細看」的心態在,如果再加上劇情本身也不會太新鮮,又更添難度了,所以一旦「失衡」,原先的期待感將快速一面倒的變成失望感。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4184999048990095.jpg  

      進電影院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PrayLove)前,筆者想起前陣子法國女星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主演的【女人出走】(Villa Amalia),這兩部片同樣都在講述一個受到婚姻打擊的女性,毅然選擇走到外面的世界,離開過去長久生活的居住地,她們原本的希望都只是想讓自己的生活步調暫停,以為沉澱自我就能揮別過去,從此就是不一樣的人生,然而旅途的過程接觸過不同的人事物,以及自己過往記憶的浮現,終究讓她們旅程的結果往往不若當初所想。

  儘管主題類似,兩片在挖掘這個題材的方向性仍有很大的不同,【女人出走】重點並不是放在旅途中的過程所感,而是直指女主角過往家庭記憶的不堪,進而影響她之後的人生(包含感情在內),也使許多旅行過程中明明看似愉悅的影像裡,卻總搭配著詭異且吵雜的音樂,象徵著女主角腦中痛苦的心聲不斷盤旋一般,同樣是一趟女性自我放逐的旅行,【女人出走】強調的是個人身分的認同和過往記憶的解放,對【女人出走】來說,「女性的出走」是單純放空的狀態,是一種儀式性的表徵。而非【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裡女主角透過豐富有計畫性的旅行安排,從中找出新的人生態度。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allstreet.jpg

  曾拍攝以越戰為背景,反省愛國主義的感人鉅作【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以及視覺風格強烈且充斥暴力美學的【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好萊鎢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其電影風格雖然不盡相同,但不少作品總有一樣的共通點:常針對美國當下的政治議題做反映或影射。近作【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便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充滿傷逝惜生之情,而奧利佛史東的最新力作【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以兩年前全球金融風暴為背景,再度挑戰美國政經社會的敏感神經。

      【華爾街:金錢萬歲】源自於奧利佛史東1987年的舊作【華爾街】(Wall Street),【華爾街】披露了大量股票交易的黑暗內幕,由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飾演的商場投機專家葛登,最後因此被補入獄,在服刑期滿後東山再起的新頁。看過【華爾街】的人或許還清楚記得葛登那句經典名言: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電影中許多炒作股票的策略和手段,也成為投資市場上的教科書(當然也是借鏡),然而對比二十年前的【華爾街】的環境,【華爾街:金錢萬歲】的背景則是傳播媒體更盛的今天,儘管利用造謠引起集體投資者恐慌的手法仍然不變,但透過網路和電視各種媒介的快速擴散,那連鎖效應只能說比起當年大上太多倍,說明了在大量媒體環伺的今天,無疑是更助長了貪婪的氾濫。讓筆者不禁想到【閃靈殺手】同樣也在調侃媒體只顧收視,把殺人狂塑造成英雄的荒謬劇。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