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2.jpg 


生命中的最後24小時,你想做什麼?是要完成人生最後的夢想,抑或是守護在心愛的人身旁?

從黑白的畫面做開端,到滂沱大雨中孤獨的十字路口,日本人總是能將死亡的孤獨感表達的淋漓盡致。而【死亡】這個議題,在日本早已經是被運用過許多次的題材,從死亡筆記本到死神的精準度,不論是在片中能主宰生死的夜神月或者是那個總在下雨天出勤、很愛聽音樂的死神金城武,日本人總嘗試著用各種角度去面對【死亡】這件事情。

【死亡預告】一片中更是以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迫使觀眾去面對【僅剩的生命】這一件事情,片中帶點諷刺、帶點白色恐怖以及黑暗人性的觀點去營造整體的氣氛,在【國家繁榮維持法】這樣一個所謂加強國民對死亡體認的法律下,強制接種疫苗,然而這些疫苗之中有些卻含有足以致死的膠囊,以致於部份國民在18-24歲之中死亡,也就像是變相的[俄羅斯輪盤]一樣,只是國家會在死亡前的24小時告知國民他即將死亡的消息,而接獲逝紙的人們也就代表著他生命中最後一天的到來。

然而,接獲逝紙的人是否就該活活被犧牲呢?劇中接獲逝紙的人們有的是即將出道,對未來充滿夢想與期待的歌手,有的是生活在壓力家庭中的小孩,也有為了失明的妹妹而努力賺錢的哥哥,看著螢幕上奮力唱著[路標]的翼、回想著過去壓抑人生的植樹以及在接獲逝紙後毅然決然將眼角膜捐贈給妹妹的智,一幕幕帶著音樂的畫面,即使再清楚這一切都只是虛構的電影情節,還是不禁的為他落淚,如此形形色色的人們、形形色色的人生,為了【國家繁榮維持法】而不得不犧牲,卻又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天盡力的想做些什麼好證明自己曾經存在,就像血燕築巢般地竭盡全力,為短暫的人生留下一絲證明。

只是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可能會有這樣的相關法律,然而各種有關生命的議題卻依舊每天在真實生活中上演,不論是流浪動物安樂死的爭議或者是死刑的爭議,由此可見「死亡」的議題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是無法避免的,或許藉由這部電影能夠更加激發人們對於死亡以及生命的關注吧!畢竟也唯有瞭解生命的短暫,才更能活的精彩,不是嗎?


筆者
Sesa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same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